南华附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84岁重症肺炎患者

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。
衡阳日报讯(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通讯员张欣馨)近日,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使用俯卧位通气技术,成功救治一位84岁重症新冠病毒感染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的患者。目前,患者恢复良好已办理出院。
据悉,84的范爷爷因感染新冠病毒后,出现胸闷气促、呼吸困难伴氧饱不佳状况,被紧急送入南华附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。入院时血氧饱和度51%,医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,由ICU专科护士24小时床旁护理。呼吸机辅助通气后,在供氧浓度为100%的情况下,血氧饱和度依然在87%左右,在反复调整潮气量及PEEP后,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无法回升。科室会诊商议后,决定为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技术进行治疗。
在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曾钧发的指导下,护理人员各司其职。2小时后,患者氧合逐渐升至95%,氧合指数也在改善。经过连续3天、每天16个小时的俯卧位通气技术治疗,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血氧饱和度每天维持在92%以上,顺利返回仰卧位,未发生任何并发症。
据了解,南华附二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最近收治的主要是新冠重症患者,患者病情比较危重,经评估,只要没有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,医护团队都会第一时间给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,以改善患者呼吸和氧合情况。“随着收治的患者增多,我们护理团队趴的经验也越来越多,流程规范也在逐步改进。目前,我们需要的人力由以前4--5人,到现在2--3人,夹心式翻转变化为滚推式翻转,用物准备也越来越少。到目前为止,未出现一例与俯卧位通气有关的护理并发症。虽然增强了大家的工作强度,但一想到重症患者都能够从中受益,再苦再累我们都觉得值得!”重症监护室一区护士长谢超丽说。
曾钧发介绍,俯卧位通气也就是“趴着”治病,利用翻身床、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,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高流量氧疗或机械通气,能有效改善肺通气、血流比例,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,肺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得到良好的引流,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症状。
>>我要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