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村疫情防控有“绝招” 抗疫还得跟乡亲们学!

上门宣传防疫政策。

村民自制“姜蒜红糖汤”。
文/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翟
全村60岁以上老人432人,感染率超90%,但无一例重症!
1月4日,记者走访常宁市官岭镇虾塘村了解到,在落实国家防疫政策基础上,因为发挥广大村民的民间智慧,使出了多条“绝招”,虾塘村有效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。
“绝招”一:
全村家家熬“姜蒜红糖汤”
“每天喝两大碗!家家户户都在熬!”虾塘村村支书刘小林告诉记者,在这波疫情来临前,村里一位老郎中告诉了大家一个“民间土方”:用葱头、大蒜、红糖、生姜、橙子皮熬熬制汤药,“这个土方效果非常好!一传十,十传百!”
刘小林向记者介绍,这“姜蒜红糖汤”有三点好处:一,治病防病效果非常好,口感也不错,大家都很乐意喝;二,原材料能就地取材,所用材料都是农民家常备的食材;三,原材料经济实惠,跟价格偏贵且紧缺的西药比,所用材料都非常便宜。
对此,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医生周鎏生表示,“姜蒜红糖汤”从药理上分析,葱头、大蒜具有杀菌作用,生姜红糖能调理脾胃,橘子皮是化痰佳药,这个民间验方正是中医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,印证了中医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的特点,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者防治新冠肺炎。
“绝招”二:
村里老人疫苗接种率达100%
“我们村老人疫苗接种率是100%!”虾塘村村会计张德新介绍说,为了落实防疫政策,村里迅速摸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情况,建立了健康台账,并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作用,全村除17名老人因医院诊断无法接种疫苗外,其余415名60岁以上老人全部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。
据记者了解,为了做好疫苗接种工作,虾塘村动员村干部、驻村干部、党员等,“一家一户”宣传疫苗接种工作;对行动不便的老人,村里组织“小分队”,开车接送老人接种疫苗;对确有困难不便出门的老人,村里组织医务人员上门送“苗”。
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,老年人免疫力较低,且大多数伴有基础疾病,一旦发生感染,出现重症概率比较高,所以,建议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,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“绝招”三:
举办屋场恳谈会,同心抗疫
“屋场恳谈会,既是动员大会,又是誓师大会。”刘小林介绍,在屋场恳谈会上,村里向村民放发了《致全体村民共同战疫的一封信》,呼吁大家讲卫生、少集聚、戴口罩,“许多村民在会上畅所欲言,疏通了心结,增进了理解,让疫情政策宣讲入脑入心。”
据了解,官岭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突出党建引领,实行百名干部进村入户,召开多场屋场恳谈会,将“村规民约”和“大评小奖”等工作与疫情防控相结合,在村里营造出了浓厚的抗疫氛围。
与此同时,村里还采取“线下+线上”联动的方式,全村645户居民以户为单位全部加入微信群,邻里之间互助守望,动态监控身边重点人群身体健康情况,并以“线上屋场恳谈会”形式,收集民意,了解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疏漏点,做到及时补救、及时改正。
>>我要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