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人彭湘喜捐献造血干细胞,点燃13岁男童的生命之光

完成采集后,彭湘喜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。
衡阳晚报讯(全媒体记者朱嘉林)9月21日,38岁的衡阳人彭湘喜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,成为衡阳市第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这份“红色礼物”将为一名13岁男孩点燃生命的希望。“我终于实现心愿了!”下机的那一刻,她微笑着面对镜头,挥动着胜利的手势说道。
彭湘喜一直热心公益事业,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。2011年,在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,听到工作人员对中华骨髓库的介绍后,她主动报名采样,从此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2015年,彭湘喜有幸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,她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,并通过体检合格,但在等待捐献安排后却收到因受捐者原因终止的通知,这让彭湘喜感到很遗憾。
此后,彭湘喜更改了手机号码,她担心配型成功联系不上自己,于是主动致电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,修改了个人资料。今年6月,再次收到“全相合”的成功配型通知,她立即开心地回复:“我愿意!”
之后,彭湘喜在体检时发现几项指数偏高,医生建议清淡饮食加适量运动,她便在家进行了一个月的自我调整,复查后达到了捐献标准。9月21日出发前,彭湘喜把两个孩子交给丈夫照顾,在衡阳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前往医院进行捐献。当天,采集从上午8点30分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,彭湘喜成功捐献了27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。
采集结束后,彭湘喜表示:“作为妈妈,最不能看到的就是孩子生病,我不希望另一位妈妈伤心,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让这个孩子早日康复。同时,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伸出援手,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。”
在社会广大爱心民众的支持下,衡阳市红十字会倡导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精神,广泛普及和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白血病患者知识,目前已入库5000余例,实现捐献36位。随着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,将为更多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。
>>我要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