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运事务中心完成11个港口码头环保隐患
衡阳日报讯(全媒体记者胡亚华)今年以来,市水运事务中心紧紧围绕“群众在心中,服务当标兵”工作要求,聚焦关键环节,紧盯突出问题,全力推进码头规范提升及船舶污染物收运处置工作,进一步加大对船舶污染物接收监督管理力度,强化水污染防治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据了解,今年以来,我市全面推进干散货码头规范提升工作,目前,已完成了11个港口码头环保隐患省级销号工作,全市18个港口码头按照统一标准、统一设计、统一验收的工作思路,共投入1.7亿元对港口污水处置、扬尘处置、场地水沟、装卸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造提升,目前,全市所有港口码头已通过市级验收,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。切实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及处置工作,全市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、处置已形成闭环,“船e行”App运行规范,通过大力推广应用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,实现了对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、处置的电子化监管。截至12月19日,今年全市船舶接收、转运、处置生活垃圾达13.12吨、生活污水236.17立方米、油污水17.11立方米。全力抓实抓细船舶岸电受电设施和污水柜改造,已完成22艘运输船舶受电设施实船改造任务;全市已检验发证的400总吨以下设有卫生间的船舶全部增设了生活污水储存柜及配套设备。
据了解,今年以来,我市全面推进干散货码头规范提升工作,目前,已完成了11个港口码头环保隐患省级销号工作,全市18个港口码头按照统一标准、统一设计、统一验收的工作思路,共投入1.7亿元对港口污水处置、扬尘处置、场地水沟、装卸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造提升,目前,全市所有港口码头已通过市级验收,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。切实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及处置工作,全市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、处置已形成闭环,“船e行”App运行规范,通过大力推广应用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,实现了对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、处置的电子化监管。截至12月19日,今年全市船舶接收、转运、处置生活垃圾达13.12吨、生活污水236.17立方米、油污水17.11立方米。全力抓实抓细船舶岸电受电设施和污水柜改造,已完成22艘运输船舶受电设施实船改造任务;全市已检验发证的400总吨以下设有卫生间的船舶全部增设了生活污水储存柜及配套设备。
>>我要举报